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之后,光靠奶制品已经无法满足他身体发育的需要,因此需要适时适量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吃辅食,一方面能补充身体的营养,另一方面能让能使胃肠道功能以及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得到锻炼。辅食添加时 添加辅食最好在孩子满6个月后开始进行,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辅食添加的时间以,如何判断是否能给宝宝添加辅食 由于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 能添加辅食的表现 (1)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毫升,但宝宝仍处于饥饿状态,或者体重增长不好,每月体重增长少于克; (2)把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他会尝试着舔进嘴里并咽下,显得很高兴、很好吃的样子,说明他对食物开始感兴趣了; (3)宝宝的“伸出反射”消失,不抵触非液体食物了(“伸出反射”指将非液体物品放到嘴前时,宝宝张嘴并将舌头向上向前伸出的本能); (4)宝宝体重达到6.5~7公斤; (5)坐姿正确时能抬起头; (6)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千克。 4-6个月宝宝的辅食添加 阶段特点 这时的宝宝绝大部分还没有长牙,乳牙即将萌出,喜欢吞咽食物,因此泥糊状食物非常适合宝宝。 4-6个月的宝宝饮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添加以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苹果汁调配),蔬菜泥,水果汁或泥(果汁先从兑水开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来是果泥。 可以开始尝试的食物 米粉: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过去主张先蛋黄,现在医生建议先从单纯的米粉开始以防过敏。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先不要给宝宝吃。 蔬菜:如胡萝卜、马铃薯、青豆、南瓜等。 添加辅食的原则 (1)奶和奶制品是宝宝的主要食品。每日饮奶量约为-毫升,不要超过毫升。 (2)提前进行规律哺乳的训练,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间隔4小时为宜。 (3)食物要呈泥糊状、滑软、易咽,不要加任何调味剂(如盐、味精、鸡精、酱油、香油、糖等)。 (4)使用小勺喂食。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开始时,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许食物,轻轻地平伸小勺,放在宝宝的舌尖部位上,然后撤出小勺。要避免小勺进入口腔过深或用勺压宝宝的舌头,这会引起宝宝的反感。头两天以1~2勺开始,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 (5)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在前一种食物食用3~5天,宝宝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之后进行。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婴儿米粉开始。 (6)4~5个月,每天加一次辅食即可,一般可放在宝宝小睡起床之后。开始时对于不太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吃泥糊状食物后再喂奶;而对于特别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喂奶后喂泥糊状食物。
7-9个月宝宝的辅食添加 阶段特点 这一时期,宝宝胃蛋白酶开始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开始接受肉类食物,但这并不表明宝宝的消化功能已经接近成人了。所以,在食物的添加上,仍然要坚持辅食添加循序渐进的总体原则。 除继续熟悉各种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外,还应该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逐渐从泥糊状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使辅食取代一顿奶而成为独立的一餐,同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可以尝试的食物 蛋、鱼、肉、肝、谷类、水果、蔬菜等。蛋类从最初的蛋黄泥逐渐转为蛋羹,到8个多月时,可以是煮蛋或炒蛋,从碎末逐渐过渡到小块儿状;鱼类、瘦肉类、肝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物也应该有同样的变化过程。 添加辅食的原则 (1)奶和奶制品是宝宝的主要食品。每日饮奶量约为~毫升,不要超过毫升。每日3餐,每餐逐渐加至2/3碗(毫升/碗)。 (2)观察宝宝的大便。如出现腹泻,表明宝宝发生了消化不良,需要停止添加。如大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需要降低食物的摄入量或将食物做得更细小一些。 (3)不要喂得过饱。宝宝在1岁以内,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仍是奶类。如果辅食喂得过多,宝宝可能会自动减少奶量的摄入。 (4)经常更换食物。宝宝会厌烦总是吃一种食物。当他拒绝吃他爱吃的食物时,说明需要给他换口味了。 (5)避免将食物混合。不要把多种食物混在一起,以免宝宝发生过敏后,不易找出致敏食物。少盐,不放糖。 10-12个月宝宝的辅食添加 阶段特点 虽然宝宝的牙还没有几颗,但已经会用牙床咀嚼食物,这一时期,让宝宝充分练习咀嚼尤其重要。此时,宝宝已经进入换奶晚期,宝宝已由出生时以乳类为主渐渐过渡到乳类提供一半或更多婴儿所需营养的阶段。宝宝每日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吃3次主食和1次点心。 不仅要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还要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以及肠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单纯吃泥糊状食物虽然能够满足营养均衡的要求,但是其余的任务却很难实现。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硬度。 可以享用的食物 宝宝的食物应从稠粥转为软饭;从烂面条转为包子、饺子、馒头片;从菜末、肉末转为碎菜、碎肉。 添加辅食的原则 (1)饮食规律向3餐1点2顿奶转变,同时保证一日饮奶不少于毫升。 (2)恰当地搭配食物种类,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 (3)在增加了固体食物的同时,需要注意食物的软硬度。水果类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类、菜类、主食类还应该是软一些的。因为此时宝宝的磨牙还没有长出,如果食物过硬,宝宝不容易嚼烂,容易发生危险。 (4)宝宝用手拿东西吃时,旁边应有成人看护,宝宝吃的时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时候吃东西。
附:处理宝宝食物的工具及作用(有条件的家庭推荐使用) 1、滤网和磨棒 作用:可把食物磨成幼滑的糊状,如叶菜、根茎蔬菜、肝脏。 2、磨板/刨丝器 作用:可把水果、瓜类磨成蓉状。 3、有坑文的碗或碟 作用:可把食物捣烂成泥蓉状,如根茎蔬菜、瓜类、鱼、豆腐、肝脏。 4、量杯 作用:用来量米和水。一般而言,一个量杯等如毫升。 5、汤匙和茶匙 作用:用来捣烂或刮食物蓉,可量度食物的分量。 6、剪刀 作用:可把食物剪碎,让宝宝一同分享家人的食物。 7、搅拌器 作用:适合用来调制较大量的食物糊和食物蓉。 8、熟食物砧板和生食物砧板(婴儿专用) 作用:生和熟的食物必须有专用工具。 ?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