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辅食添加常见问题 一、主食与辅食 婴儿的主食是指奶,包括母乳和配方奶粉。辅食是指除了母乳和配方奶粉以外的食物。之所以称之为“辅食”,是因为婴儿在一岁半之前应以奶为“主食”。与辅食相比,奶中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于成人食物较低。孩子在一岁半之前以奶为主食,才能保证相对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因此即使孩子非常喜欢辅食,也不能让辅食喧宾夺主,只有保证主食的摄入量,才能保证营养的基础。 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面对非常喜欢吃辅食的宝宝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把喂养重点放在辅食上,在此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一点。另外,“辅食”这个概念应在孩子一岁半后废除。 二、何时添加辅食 科学研究发现,4~6个月间为孩子添加辅食最佳时间段,除了月龄之外,还有一些辅食添加信号家长应注意观察: 1.孩子对大人吃饭有浓厚的兴趣。 2.孩子能够坐稳,头部挺起来。 3.孩子挺舌反射消失,可以吞咽。 4.孩子近期体重增长减缓。 三、刚开始添加辅食的选择 首次添加辅食最好的选择是婴儿营养米粉。婴儿营养米粉和婴儿配方奶粉一样,是专门为婴儿设计的均衡营养食品,它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营养价值是单纯的米糊、鸡蛋黄、蔬菜泥没法比的。婴儿营养米粉既能满足婴儿所需的营养,与一般食物相比有不容易导致过敏,是婴儿刚开始尝试添加辅食的首选。 四、不同阶段辅食添加结构 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不同月龄应添加不同性状的食物,而且要逐渐增加进食食物种类,每餐营养合理搭配,食物的性状由细到粗,食物的种类趋于复杂。 4~6个月,以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为主,逐渐尝试添加辅食,辅食种类要少,性状要细。 7个月~1岁,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食,添加辅食不主动减少奶量,辅食成分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米粉、稠粥、烂面条,在此基础上添加蔬菜泥、肉泥、蛋黄泥(8个月以上才可吃蛋黄),辅食性状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变粗,种类由少到多。 1~1.5岁,辅食与奶可以达到1:1的比例,种类相较7个月~1岁应更加丰富,合理全面的营养就无需营养品和补剂。 1.5岁以后,食物种类基本与大人食物接近,但口味相对淡,性状相对软和细。 3岁以后可与大人同食。 五、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1.刚开始添加辅食原则上应:少量、简单。开始添加辅食在4~6月间,正式形成规律一般需要两个月,家长应一种一种给孩子添加,每添加一种家长应记录并密切观察,一般连续喂三天,观察有无过敏和腹泻等食物不耐受情况,若孩子无不适症状,连续喂食一周后可添加另一种。若有不耐受情况那么这种食物应至少挺喂三个月。 2.奶和辅食的喂养顺序:先喂辅食后喂奶。开始添加辅食后家长在喂养过程中应有计划性,不能随意喂养。辅食喂养前孩子应处在基本饥饿状态,时间应安排在大人吃饭时间,为以后按点吃饭打下基础,吃完辅食后再喂奶,孩子可一次吃饱,避免少量多餐的情况,少量多餐会影响孩子进食兴趣,久而久之影响生长发育。 3.喂食时孩子吃多了不限制,吃少了不强制。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去控制进食量,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把握好分寸,吃多了不限制,吃少了不强制,这样孩子才会有进食兴趣。 4.辅食添加应粗细搭配,种类逐渐增加。当孩子辅食训练期通过以后,形成规律的进食习惯,家长就应开始考虑将孩子的菜单丰富起来,在逐渐适应了各种食物以后,应将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搭配时应根据不同食物种类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配比。 5.一岁以前孩子的辅食应以原味食物为主,不需要额外添加调味料,过早添加调味料会导致孩子的味蕾过早发育,造成孩子挑食的情况。一岁以前食物中所含的天然盐类完全能满足孩子的机体需要。 6.鸡蛋的食用。原则上八个月以上可添加蛋黄,因为八个月以后孩子体内会产生分解蛋黄的酶类。一岁半以上才可添加蛋清,蛋清是小分子蛋白质,一岁半以内食用从血管壁进入容易引起过敏。 注意事项太多了,以后逐渐分享给大家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