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7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春繁要成功,重点抓三月

对养蜂者来说,三月份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在短短30天的恢复期内,将日渐有减无增的越冬老蜂变为新蜂。然而,这时春寒料峭、昼夜温差很大。

1.把握好春繁最佳时间

经多年试验观察,蜂群最佳春繁之日是距头一个辅助蜜粉源开花前7天或头一个主要蜜源开始前55-60天。我地头一个辅助蜜粉源榆树开花是3月26-4月1日,头一个主要蜜源刺槐流蜜是5月18-20日。这样,我地蜂群春繁最佳之时应是3月20日前后3-5天。

2.坚持组织合理的春繁群势

实践证明,用合理的群势开繁,有利于整个蜂群相互依存、通力合作抵御风寒,可充分发挥哺育力,培育出来的新蜂体质健壮、寿命长。其标准,在我地1只头年优质产卵王和4框健康足蜂即可组织1个实力较强的单王开繁群,多了是浪费,少了不理想。这里至关重要的是如何保好温。具体组织方法,就是在饲料充足的前提下,将超过5框蜂的群抖为4框蜂(当地不少蜂友多用7-8框蜂越冬),或调出1框蜂给其它蜂数稍差的群;3框蜂以下的,要从其它小群中调来补足,或干脆用几个不足2框蜂的弱群合为1个4框群开繁。

3.必须采用最佳的产卵王

多年来,我地多数蜂友早春使用的多为头年"双喀"王与本地雄蜂交配出的杂交王,但我觉得同时也要看到那些产卵力很强、善于维持大群、很受南方蜂友喜爱的原意王和美意王等。这方面的试验我已摘过多年,可充分证明后者产卵猛、扩圈快,5-8月投产时效益相当高。建议蜂友们在蜂群春繁时不妨也采用一些这样的王,以便日后在采夏秋季蜜时获得高产稳产。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将其做法改造一下:早春开繁时用"南方王",秋繁时再用"北方王",这样就不必担心用了"南方王"后而无"北方王"所产的适合寒区越冬的后代了。

4.重视给蜂群创造无病虫害的条件

早春蜂群群势弱,小螨极易趁虚而入、大量繁殖。要充分利用蜂群开繁前无子的时机,选择一两个晴暖无风的天气,事先用蜜(糖)汁喂好蜂,促其扩散、暴露蜂螨和增强体质,再用杀螨剂喷杀2-3次,使之降至最低限度。鉴于早春不宜常开箱治螨,我常用的方法是将升华硫与萘粉按2:1的比例,均匀地撒在上薄下厚的约16开大的两层纸之间(每片含量大约前者10克、后者5克),用电熨斗烫热压好,   如果把全年头一个主要蜜源刺槐蜜的高产稳产比作一场重要战役的话,那么4月份就是它的前夜。当地刺槐流蜜一般始于5月18-20日。养蜂者必须充分利用本月份气候日渐趋暖、百花盛开的大好时机,准备好强大的适龄采集蜂。

1.把防寒潮、抗风沙、避杏花期农药中毒放在第一位

蜂群于3月20日前后开繁起,就需维持其内部34.5-35℃的恒定温度。然而在这以后的一二十天中,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和狂风夹着内蒙古沙漠的大量沙尘频频路过这里,接着又是满山遍野的杏花接受农药喷洒(除山杏外,近年我地各县市又把栽植大扁杏作为经济作物),这就给蜂群促繁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前期就要做到箱内蜜足、粉足、水足,摘好内保温,并于早晚和黑夜用草帘和棉被将箱顶及前面盖好,适当缩小巢门。白天,如果晴暖无风,还应将草帘或棉被撩于箱顶,任阳光照射,以增加箱内温度,排除潮气,促使蜂群正常活动,入夜再放下、压好;天天坚持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是极其重要的,可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防范在前。对于杏花期打农药,我地只能在果农打药高峰期时将蜂群作短暂幽闭,即关好巢门,上面用毡子盖好。近年来邻县有些蜂友已做过多次这方面的试验,证明只要有"三足"和足够空间,切实做到巢门昼闭夜开,连续2-3天不会有什么危险。

2.巧妙加脾促其稳步增殖

由4框足蜂起繁的蜂群,需要经过3月20日-4月20日的精心管理,才能顺利度过恢复期,达到新老交替。此后,在刺槐流蜜期前7-10天再次囚王,准备投产时还有18-20天,恰是适龄采集蜂的最佳增殖、积累期,只要把握住时机,巧妙加脾,蜂群的发展是相当快的。经多年观察证明,这样做效果较显著;一是恢复期结束后见大量新蜂不断出房时,每隔3-5天加1张带有蜜粉的优质产卵脾;二是见有一两张新老封盖脾和部分大幼虫脾快要封盖时,加1张上述产卵脾;三是在隔板外已明显见有30%左右新蜂时加1张产卵脾。经过如此加脾,再保证所喂的饲料质优、及时、适量,18-20天内完全可新增5脾左右各种成员的蜂。此时可在单王群的巢箱上加1张隔王板和1只继箱,把下面的封盖脾和部分半封盖、快要封盖的大幼虫脾调往继箱,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