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1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宝贝长到6个月后,单纯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TA的营养需求啦,这时需要适当的加些辅食给宝宝。一般来说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宝爸宝妈大都选择。

但你真的会冲米粉吗?别小看冲米粉,里面的注意事项不少哦~

一、遵守粉、水比例

有些宝爸宝妈在给宝宝冲米粉时,总怕冲太稀,宝宝吃的浓度不够,就多加米粉。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哦,米粉和配方奶一样,粉和水是有比例要求的。

如果是市售的米粉,一般在包装上会说明冲泡的比例,按照说明来冲就好啦,冲好的米粉应该是稍稀的泥糊状才对哦。

二、米粉、奶粉要分开冲调

大部分宝爸宝妈都要上班,照顾宝宝的时间难免显得有些紧张,那可不可以把奶粉和米粉一起冲,喂给宝宝呢?反正两样东西宝宝都是要吃的,省时还省力!

但事实是,除非特别注明可以添加到奶液中的米粉,一般的米粉是不适合与奶粉一起冲调的。

因为,奶粉是以牛奶或者羊奶为原材料制作的粉状冲调食品,米粉则是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粉状冲调食品。

米粉作为辅食的一种,只能是辅佐性食品,不能当作主食来食用。并且米粉的营养成分相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低很多,如果混在一起食用宝宝容易有饱腹感,久而久之会不愿意吃奶粉,米粉也失去了作为辅助食物的作用。为了宝宝能更好地吸收奶粉中的营养成分,最好喝完奶粉半小时后再给宝宝喂食米粉。

同时,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水和奶粉的添加比例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奶粉冲调后的浓度和米粉是不一样的,奶粉的相对稀一些,米粉则较稠。如果米粉和奶粉一起冲调,可能会使得奶液变粘稠。宝宝喝了之后,可能会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肠胃健康。、

而且,宝宝初期米粉为辅食,逐渐会过渡到主食,味道也会逐渐接近成人食品。如果奶粉混入米粉,与成人食品味道差距大,不利宝宝今后接受成人食物。

三、温度不要过高

冲奶粉的水温一般要求在40℃左右,而米粉则是60℃—70℃,这是因为米粉相对奶粉会难溶解一些。奶粉对水温的要求,除了是溶解要求外,最重要的还是对营养成分保护,水温过高则会破坏了奶粉中的营养成分。

米粉和奶粉一起冲,要用哪个水温呢?用40℃的水温,米粉不能充分溶解,宝宝怎么吃?用60℃—70℃水温,奶粉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了,还有意义么?在给宝宝吃食的问题上,不能偷懒哦!

同样,单独冲米粉温度也应遵守60℃—70℃水温,不要想着“烫熟”米粉而用过高温度的水进行冲泡,这样反而会破坏米粉的营养,同理,米粉也不用煮哦~

四、注意冲调顺序

很多宝爸宝妈冲配方奶粉习惯后,冲米粉也是先加水,后加粉。但对于米粉来说,这样的顺序是错的哦!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反过来,即:先加先加适量的米粉,再加入调整到约70℃的水,然后轻轻用勺子搅匀,成稍稍稀一点儿的泥糊状,适当降温就可以试吃了。

五、不要提前冲调

就像奶粉冲好不能放太久一样,米粉也不能这样。如:一次冲好多、吃的时候热一点,甚至没吃完的留着下次再吃,都是不对的做法哦。提前冲泡后,各种微生物会从空气中到米粉碗里,在营养丰富的米粉中进行大规模繁育......这样的米粉你还敢给宝宝吃吗?

所以,宝爸宝妈们要记住:没人吃过的,最多放2小时倒掉;宝宝没吃完的,别可惜,直接倒掉——自己吃掉也行,餐具也要彻底洗干净。

六、不要额外加“佐料”

家里长辈疼宝宝,做米糊的时候,她们经常会要求这个「加点盐」,那个「加点糖」。

其实,小宝宝味觉非常灵敏,光是食物的本味,已经够他们享受了。过早接触调味料,可能会让他们变成「重口味」哦。

七、用矿泉水冲更营养

无论米粉或者奶粉,都不建议用矿泉水冲;甚至,也不建议给宝宝喝矿泉水(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直接喝水)。有的家长可能听过一些纯净水或自来水不好的说法,这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不用矿泉水,省钱还是小事;要是用了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让宝宝便秘或其他不适,就是实力坑娃了。

当然啦,虽然冲米粉讲究多,但如果之前犯过上面的冲调错误也没什么哦~及时改正就好啦,不要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

无论方式怎么样,都是为了宝宝能够健康成长~所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育儿也是个让人愉悦的事情~

医生简介:

医学博士、资深儿科医生,从事儿科临床医疗超过30年。管医师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院(NYUDowntownHospital)、医院(Elmhurst-Mt.SinaiMedicalCenter)儿科主治医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Bassett医院资深主治医师。管医生对新生儿医疗及护理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儿科各类疾病诊治,尤其专精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及各类过敏病症。管医师能说流利英语、国语及闽南语。

赞赏

长按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