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12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少儿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1117/4292431.html

关于婴儿米粉,我们在上一期的时候重点讨论了重金属和铁强化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对美国报道出多家知名品牌的婴儿米粉重金属超标的事件进行一些观点分析,也借此给大家对比了一些海内外不同版本的米粉其铁含量的区别,错过的同学可以戳以下链接回顾。

《重金属超标?铁含量不足?给宝宝的米粉究竟该怎么选》

总的来说,市面上大多数正规渠道销售的米粉还是可以比较放心食用的,不用因美国该次事件而过于担忧。而由于大家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同,海内外的婴儿米粉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也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今天这期,则是承接上一篇,来继续给大家讲讲米粉的选购攻略和对市面上常见的一些米粉进行横评对比。

接下来的内容,将会分为5个部分,包括选购注意事项、各品牌产品介绍、需注意的米粉、表现理想的米粉、口味参考,相信大家看下来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话不多说,马上开始今天的文章。

选米粉要注意什么

在横评开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米粉选购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避免选择含有增甜成分的米粉

为了让宝宝对米粉有更高的接受度,有的厂商会在米粉中加入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甜度较甜的游离糖。

游离糖的问题我们说过很多遍了,长期摄入过多会增加未来超重、肥胖、龋齿、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在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都是要控制好游离糖的摄入。此外,由于米粉作为在一段时间内会占比较重的一种食物,经常吃甜的还会增加宝宝对甜味的依赖,影响宝宝对清淡食物的接受度,例如白开水和母乳等。

所以,在选择米粉的时候,要尽可能选一些不含太高甜度成分的米粉,让宝宝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

2、如果是辅食初期或月龄较小的宝宝,建议优先选择不含乳制品、豆制品的产品

不少婴儿米粉会在原料中增加一些乳制品及豆制品原料,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米粉的蛋白质含量,也可以增加米粉的风味。

但对于宝宝来说,食用这些含有牛奶原料的米粉,就相当于接触一款新奶粉一样,有可能引起肠胃的不适应,而如果本身就有牛奶过敏的话,食用这些米粉更是会激发过敏反应。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更推荐大家优先选择不含乳制品原料的米粉,而且,冲调米粉本身就可以用配方奶冲调,这样在米粉中额外添加乳制品原料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而加入大豆蛋白等豆制品的,由于大豆也是一种过敏来源,在还不清楚孩子是否会对豆制品过敏之前,也是建议优选不含豆制品的米粉。

3、建议优选纯谷物,不含蔬果粉、肉粉等此类成分的米粉

多数情况下,米粉中添加的蔬果粉/泥和肉粉/泥并不是单纯的通过蔬果和肉类制成,而是还会含有一些诸如白砂糖、葡萄糖浆、淀粉、麦芽糊精等的辅料,使最终含有的蔬果、肉类的比例有一定程度减少,从而在一些产品中更多只是起到风味调节的作用,在营养方面未必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以,如果是为了要给宝宝有更多的风味的,且同时摄取蔬果肉类的营养的,倒不如单独买些新鲜蔬果或肉类自制磨成泥和进米粉吃,米粉就买纯谷物的就OK了,这样营养更好,摄入量也更明确。

4、铁含量和重金属的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一款米粉的铁含量在0.35-0.5mg/kJ左右的,那已经算是含量较高的了。同时,铁含量也并非越高越好,相对来说,那些铁含量特别高且已超过国标(>0.5mg/kJ)的海外米粉会更适合已经明确缺铁或日常不食用其他高铁食物的孩子。

而关于重金属的问题,我在前个星期的文章中也有具体讲过,正常情况下,从国内正规渠道的可以买到的产品则无需特别担心,平常也可以通过经常换个谷物等方法来减少重金属的摄入。

.....

回到正题,接下来,将会开始给大家对比下市面上热销的米粉。

这一次我查看了市面上热销的12个品牌的米粉。包括嘉宝、爱思贝(地球最好)、禧贝、亨氏、贝拉米、小皮、喜宝、特福芬、英氏、贝因美、方广、伊威,合共国行、国产、海外版本的款产品。

而在这款产品中,同一品牌下常会分成多种系列或多种口味。但实际上,即使被分成了不同的系列和口味,它们在营养方面差别也不会很大,主要区别还是在于成分方面,比如会加入些蔬果粉、果泥、菜泥、肉泥、DHA、益生菌等,或者有的根据原料特点分为有机或非有机系列。

而刚刚也说过,由于小宝宝刚引入辅食的时候更建议从成分最简单的纯谷物米粉开始,避免选择有蔬果和肉这些成分复杂的产品,而如果是为了要给宝宝摄取蔬果肉类的,倒不如单独买些蔬果泥和肉泥单独吃或者和进米粉吃,这样营养更好,摄入量也更明确。

所以我先给大家将这款米粉给筛了一遍,只留下71款只含谷物,且不含蔬果和肉这些成分的产品。接下来,会将这些产品按品牌给大家逐一展示说明。

1

Gerber嘉宝

嘉宝是美国本土品牌,后来被瑞士雀巢收购,现在成为雀巢旗下一员。有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