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亿年前,被子植物第一花在辽西开放。按照食物链的规律,蜜、粉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漫漫进化路上,蜂与花开始协同进化。蜜蜂为被子植物异花传粉,从而使植物的遗传不断发生变异。在不同外界生态条件的作用下,形成新的物种,促进地球上被子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花朵由稀变密,由小变大,颜色由单一变得五彩缤纷,气味变得芳香,蜜汁变得更加甘甜。 花粉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历经亿年原始的花进化成现在的花,引诱更多的蜜蜂为其异花传粉。蜜蜂在采集植物花蜜与花粉的过程中,使被子植物朝气篷勃,不断繁衍,实现物种的延续和发展。蜜蜂为植物授粉的同时,也获得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花粉与花蜜。蜜蜂在适应采集植物蜜、粉的过程中,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身上的绒毛由稀变密,由短变长,使更多的花粉能粘在身上,有利于收集;后足逐渐进化出花粉筐,便于携带更多的花粉;口器进化为嚼吸式,有利于吸取花蜜及食取蜂粮。 亿年的进化使蜜蜂生长繁殖与植物花开花落在时空上巧妙配合。当冰雪消融时,蜂王开始产卵繁殖。当植物进入万紫千红的春天,蜂群显示出强大的本领,采集到更多的蜜粉贮存起来,以备灾荒,新的蜂群也随之产生。进入夏季,气温升高,蜜粉源植物减少,蜂群也减少产子,以应对将来蜜粉缺乏。减少繁殖还能显著延长其本身寿命,有利于度过炎热的夏天。进入秋季,蜜粉源植物开花增加,蜂群繁殖又增加。待到秋风落叶时,开花的蜜粉源植物减少,蜂王产子也就开始下降。当万里雪飘时,蜂王已停止产卵,大家抱成一团,吃蜜升温,共度严寒。蜜蜂的周年消长与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同步。 蜂与花只能单方面通过自身有限调节来适应环境变化,而蜂花能互相适应协同进化,它们协同进化的共同基础主要是温度。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蜜蜂的生活、生长发育及消长有影响的所有空间条件,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所有生物,主要包括环境中的人类、蜜粉源植物、敌害和微生物等等。蜜粉源植物的多少及其泌蜜、吐粉的数量,直接影响蜜蜂的生存与繁殖的数量和质量。同样,蜜蜂的敌害和微生物直接威胁蜂群的生存与发展。 这里应特别强调,人类主宰着世界,同样主宰着蜜蜂的生存与发展。蜜蜂的饲养管理技术极大地影响着它们的生存与发展,蜜蜂赖以生存的很多蜜粉源植物都由人类的利益支配。人们使用农药,导致大量蜜蜂中毒死亡。非生物因素又称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风等,它们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蜜蜂,直接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分布、行为等,还影响蜜蜂病敌害繁殖的数量与质量,从而间接影响蜜蜂。 养蜂业的历史证明,对蜂群生活和工作的规律性了解得愈全面,影响蜜蜂来为人类谋利益的可能性就愈大。对蜜蜂周年消长规律了解得越深入,蜂就能养得越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好蜜蜂与温度、蜜蜂与蜜粉源、蜜蜂病敌害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养好蜂的基础。 蜂业科技 |